当前位置:首页 > 黄帝内针案例 > 正文内容

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

喜洋洋5年前 (2019-09-12)黄帝内针案例22140
有次从外地驾车回家,突然腹痛难忍,好不容易拐进服务区,在厕所蹲了老半天直不起身。一个人软软地回到车上,阵阵腹痛又开始袭来。

我赶紧取出随身带的针具,迅即在左手肘部阳明经曲池穴手三里穴以及太阴经尺泽穴各刺一针。

不到两分钟,小腹里面阵阵翻滚的波浪渐渐平息。这么一个折腾,人有点累,便在车上小睡了十多分钟。醒来时,人已恢复如常。

那一刻,心里十分感慨,如果不会黄帝内针,一路回去不知要受多少罪,更别说再开车了。不会针、没有针咋办?用手指,手指就是最方便的针。
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 第1张
老盛本来已约好医生,下周就去动手术。痔疮反复发作,严重时鲜血直流,一个大男人竟然有时不得不悄悄用上护垫,实在是痛苦不堪。朋友介绍他先来针灸试试。

痔疮考虑哪些经络?看一下经络循行路线:

任脉,“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”。

督脉,“起于下极之腧,并于脊里”。

这两条经络,都与肛门区域直接相关。所以,痔疮考虑的经络首先是督脉、任脉。

阳明经“下循腹里”,太阴经“入腹”,亦与肛门区域有关。

所以,肛门疾病的经络大致是督脉、任脉、阳明经、太阴经。

识证是下焦。患者是男性,症在中间,按男左女右取穴,先在督脉后溪穴、任脉列缺穴各刺一针,同时在阳明经合谷穴、太阴经鱼际穴各刺一针。阳明经“下循腹里”,太阴经“入腹”,而且还有促进调中之用。

嘱其提肛感受一下患处,然后继续倒换施针。督脉、任脉分别选唇口的人中穴、承浆穴各上下倒换刺一针,阳明经、太阴经选肘部的曲池穴、尺泽穴各上下倒换一针。扎完以后,就让他在一边静静休息。

当天晚上,老盛就感觉患处明显舒适。如此用针三次,老盛感觉越来越好,原来一些不适症状渐渐消失,约好的手术也取消了。几个月过去,老盛的情况一直保持稳定。
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 第1张
痔疮这样处理有效,其他肛门不适也可如此效仿。

花女士今年50多岁,肛门时有坠胀感,老想大便却又便不出,好不容易便出来又常伴有出血。

识证是下焦,用针思路也差不多。所不同的是下手没那么重,人中穴、承浆穴没用。也就是这几针下去,华女士就感觉坠胀感忽然收上去了。

前后用针三次,如今近一年过去,一直未见复发。

肛门区域的问题,除了直用任督二脉,还可用“下病上治”办法来解决。上述两个例子,如果不取这几个穴位,直接在头顶百会穴、四神聪穴来用针,也多会见效。
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 第3张
康女士本来是下腹部发冷来扎针,后来说子宫肌瘤很严重。我跟她说,子宫肌瘤也可以扎针试试。这不大可能吧,扎针能治子宫肌瘤?她有点不信。

康女士大概7年前发现患有子宫肌瘤,后来动过一次手术。术后这几年,子宫肌瘤还是比较严重,不仅个数多,而且越来越大,前阵子体检时发现,最大的直径已近6公分左右。

下腹部冷和子宫肌瘤,三焦定位都是下焦同气,涉及的经络差别不是很大,用针时可把子宫肌瘤作为主症考虑。

下病上治、男左女右,取其右手,先在任脉列缺穴、少阴经通里穴、阳明经偏历穴、太阴经经渠穴、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。

同时前病后治,在太阳经支正穴刺入一针。下腹不适之症,除了可以考虑腹部循行经络之外,腰背后循行的太阳经也可考虑取穴,这也就是阴(下腹)病治阳(腰背)。任脉列缺穴前后倒换至督脉后溪穴一针。

如果只是对治下腹冷这样一个症状,一般考虑任脉、少阴经、阳明经、太阴经这几条经络就行。但是对于康女士这样一个子宫肌瘤症状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形,阴阳倒换的作用十分重要。

任督二脉以及前后倒换已经考虑,继续在肘部少阴经少海穴、阳明经曲池穴、太阴经尺泽穴、厥阴经曲泽穴进行上下倒换。

针入约十多分钟后,康女士感到脚下和下腹变暖,人也变得轻松舒适。之后几次用针,康女士身体里外发热的现象愈加明显;三五次以后,康女士在留针时甚至还微微出汗。

这期间,有时候用针倒换肘部,有时候用针倒换在腕部,有时候肘部、腕部上下同时倒换,一般根据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来决定。

前后半个多月时间,康女士用针12次,没有服用任何药物。然后又去那家医院做了一次B超,并让医生进行前后对比。结果医生跟她解释,说B超检查有时候会有误差。原来康女士最大的一颗子宫肌瘤,较半个月前检查时的影像,小了0.6公分左右。

康女士很兴奋,第一时间把这一结果告诉了我。我说,你有信心就好,扎针继续。

腹部下焦的经络分布,大致与胸腹上焦、中焦相同,要注意的是足厥阴经跑到阳明经和太阴经中间来了,而且下腹的好多不适症状,跟厥阴经有很大关
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 第1张
老李多年的腰腿痛扎好以后,有天问,前列腺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针灸试试?老李平时感到小便不畅,体检说前列腺有点问题,但症状还不是很严重。

识证是下焦经络是任脉、少阴经、阳明经、厥阴经、太阴经。

下病上治、男左女右,在老李左手任脉交会列缺穴、少阴经神门穴、厥阴经大陵穴各刺一针;同时阳明经偏历穴一针,表里倒换至太阴经经渠穴;然后任脉列缺穴前后倒换至督脉后溪穴,少阴经神门穴、厥阴经大陵穴分别上下倒换至通里穴、内关穴。

老李当晚回去就感觉不畅感几近消失。用针三次后,老李就没再来扎针。

像男性前列腺、尿频尿急,包括男女阴部等一些问题,对治的思路,重点是抓住任脉、少阴经和厥阴经这三条经络。这几条经络跟这些部位密切相关,在经刺经、在络刺络,这个原则始终不会变。

在此基础上运用阳明经、太阴经促进调中,再通过上下、前后、表里阴阳倒换,一般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。
 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 第5张
小贴士:
腹部不适之症,识证为中焦、下焦,经络主要为任脉、少阴经、阳明经、太阴经、厥阴经、少阳经。
一般按上病下治、左病右治、右病左治法则取求同气。若症在两侧,以相对严重的一侧作为主症;若症在中间或两侧症状基本相似,可按男左女右求同气。
取穴可以《黄帝内针》“三焦经络(同气)”之“中焦经络(同气)”“下焦经络(同气)”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。
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。如用针效果不佳,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娃嘻嘻收藏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axixi.com/post/2248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用针散记: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(下)” 的相关文章

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

黄帝内针使用的思考

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。在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,大量篇幅是讲述针刺的理论与方法的。《黄帝内经. 素问》曰:“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,亦法有修真之道,非治疾也,故要修养和...

黄帝内针:如何治疗各种类型的颈项疼痛?

黄帝内针:如何治疗各种类型的颈项疼痛?

督脉起于长强,终于龈交,循脊而行;任脉起于承浆,终于会阴,循腹中线而行。督脉统领手足三阳,为阳脉之海;任脉统领手足三阴,为阴脉之海。 任督二脉是人身最大的一对阴阳,可不可以在这个上面阴病治阳、阳...

黄帝内针:治疗有准则

黄帝内针:治疗有准则

黄帝内针的治症法则: 上症下治(下症上治) 左症右治(右症左治) 同气相求,阴阳倒换求 黄帝内针针针不离阴阳,可阴阳对于小白来说肯定会有点不好理解,所以杨真海师父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式让大家...

内针漫谈:法无定法

内针漫谈:法无定法

有朋友建议,案例文章配些用针图片会更好。配上用针图片,在阅读时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,但这样也许会限制了读者的思路。 比如某个男性患者胃部不适,三焦定位为中焦,经络为任脉、少阴经、阳明经,按照法则...

黄帝内针:浅说“六三二一”规范

黄帝内针:浅说“六三二一”规范

黄帝内针不是依靠某个穴位或者某条经络的特定功效来对治病症,而是以同气为根本,灵活运用法则,通过调节阴阳改变整体环境,从而有效消除不适症状,促进人体身心平和。学用黄帝内针,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,把握一个规...

杨真海讲黄帝内针2:同气相求

杨真海讲黄帝内针2:同气相求

治病法则:把身体的不适,不要看成病而是看成症,我们来治症。 1、上病下治。 2、左病右治 3、同气相求 4、阴阳倒换 比如证在左,左头痛、左胸痛、左腹痛、左膝痛、左脚痛,先不论针何经何穴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